updated:Explorer Classroom | Terry Virts: Astronaut
IMAX "A Beautiful Planet"(注意這片DVD的字幕要選off 才是中文字幕喔)
ISS以每小時時速28000km繞地球飛行,軌道距地表約400km,與赤道交角51.6度,每天繞地球16圈。泰瑞在上面的200天任務期間共拍了319275張照片,創下了在太空中拍攝最多照片的人,而他幫IMAX的影片也超過1TB(雖然影片濃縮了許多。注意,影片與書籍是不同的,泰瑞僅負責在太空站中的部分。)。
泰瑞於2000年獲選為NASA太空人,但他的第一次太空任務是在2010年(也算是十年磨一劍呵),他駕駛奮進號太空梭進行STS-130任務,這任務持續約兩週,在國際太空站安裝第三節點艙(寧靜號,美國生活艙)及穹頂艙(CUPOLA)兩節艙。而2014年搭乘聯合號上去的第二次飛行(即是42/43號遠征),任務持續時間約200天。
書中照片與文字精彩地分享了他的太空旅程,包括飛行、重返,令人興奮的過程,以及在太空站裡的日常、一些地球上經歷不到的奇妙體驗,譬如無重力環境。照片裡可看到太空艙壁到處充滿魔鬼氈、夾鏈袋等用來固定物品(不然東西會到處亂飄)的奇妙景觀,此外,因為微重力的關係他從太空站要返回地球時已經長高了兩公分(聽說後來回地球後又復原了)。以及他自己遇到的宇宙射線幻視(cosmic ray visual phenomenon)經驗,在閉眼時看到的白色閃光,是由宇宙射線打在視神經上導致的,太空人大多都見過的現象。
書中一開始介紹泰瑞在NASA之前的經歷,也稍微介紹到ISS的構造與各節點艙組成、在太空站上進行的一些實驗,包括微重力研究、蔬菜種植實驗、AMS天文學實驗(CERN,NASA,ESA 合作的偵測反物質宇宙射線粒子的實驗)等等(但對實驗的部分描述得不多),相關的照片譬如使用粉紅色LED照射種植蔬菜的哥倫比亞實驗艙,在IMAX影片中還可以看到組員們後來生吃著自己的成果。
泰瑞也詳細記錄分享了他三次太空漫步(專門術語稱之為 EVAs -- extravehicular activities,艙外活動),執行了佈線、潤滑機械手臂等任務,書中有段說明太空人穿著艙外太空衣(EMU)在執行艙外活動時,受限於EMU的龐雜功能設計,必需調整好姿勢,讓所有動作都在胸前進行,否則會有受傷的危險,在讀本書之前我並不知道原來艙外活動有這限制,很重要也有趣的知識。
關於太空站上的生活,提到太空站盡量重複使用所有資源,所以太空站內有先進的回收系統,包括CDRA二氧化碳去除系統,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透過與氫原子結合 的Sabatier 反應製造水和甲烷(後者排出站外),這是屬於回收循環系統的一部份,另外還有回收廢水的系統把太空站內空氣中的濕氣、太空人的尿與汗回收轉成乾淨的水,水還可電解分解出氧和氫。泰瑞說,現在世界上有些無法取得乾淨水的地方已經在使用NASA的水回收技術了(太空研究、天文物理研究等很多技術與理論後來都被應用在增進生活,譬如網際網路也是因為太空研究需求而發明,然後被應用在生活上的例子,所以不要認為投資經費在太空研究上是與增進生活或經濟發展無關的)。
順便說一下,看書中介紹,其實太空食物蠻豐盛的,只不過沒有我們常在各天文教育館賣場可買到的太空冰淇淋呵。
本書另一個重頭戲就是泰瑞從太空站上拍攝的地球照片,各地區不同型態的雲,雲或雪、冰不同型態的白,美麗的海洋的水藍色與土耳其藍,橘色或棕色的沙丘沙漠,山脈或河川的紋路,地球迷人的晨昏線、沒有大氣影響的月升月落與星辰等等美不勝收。非常推薦將本書與IMAX影片《美麗星球》(A Beautiful Planet)一起看,泰瑞參與了後者在太空站上的拍攝。
看完後應該會跟我一樣很羨慕泰瑞,也好想上太空站!從太空站向下欣賞我們的美麗星球,整個人的宇宙觀一定會不同,對世界也會有新的視野、體悟吧,至少泰瑞是如此,他說自從太空任務回來後,他的世界觀改變了,泰瑞在回到地球後第一次打開電視時,電視正播著社會中的各種新聞,他很快就把電視關了,他感覺自己的身體在抗拒這些資訊,似乎它們是與自己格格不入的噪音。
書中有段泰瑞提及在維修CDRA時 有一顆螺絲因為工作空間不大,讓他花了一小時才鬆開,讓我想到我在維修設備時(不是太空站啦)也曾遇到某些螺絲很難拆到的情況 , 往往本來可以只拆幾顆螺絲就能把零件換掉的地方變成要 拆下更大的範圍組件下來才能拆到零件,所以對一個設計者來說,設計時就要同時考慮維修這點很重要。
xxxx
Astronomy: A Beginner's Guide to the Universe (7th Edition) 的中譯本
很推薦這本書,很多內容都解釋的比我以前讀過的科普書還清晰,譬如宇宙學的紅移,解決了我n年前當第一次看到星系紅移這個辭彙時就產生的疑問,因為跟吃飯睡覺好像沒什麼關係,後來也就不放在心上,竟然這二三十年來讀的天文科普書也沒說明,直到這本,清楚的提及相對論性紅移、現時距離、回溯時間等觀念與參數。還有其他包括赫羅圖恆星、星團演化,還有宇宙各種距離量級的測距法,也是第一次看到這麼清析說明。唯相對論部份解釋的稍微艱澀點(時間膨脹與距離縮短等我覺得缺少畫圖解釋光用敘述有點難理解,不過相對論相關的科普書籍市面蠻多的)
本書其實就是天文學課本,至於出版社為何要加上「與生活」三個字,實在費疑猜 ><個人認為是沒有必要啦。
雖然是簡體版的,但此書翻譯的語法我覺得跟台灣或其他東南亞講的華語差不多,如果直接轉換成繁體你也應該不會覺得有任何違和感。且有這本加上觀念天文學那套後,可以整理清掉一書架上一、二十年前的天文學書籍了。
另,本書對宇宙密度參數Ω0則介紹的頗詳細,這個參數在霍金的後期的科普書與其他諸如觀念天文學等天文科普書都有提到,但多只是提出一個圖表用來解釋目前的觀測結果及說明人擇原理,甚至關於它的定義=宇宙的實際密度除以臨界密度,這式子,我在此書中才看到。
此外對宇宙的背景輻射對應的黑體曲線,以及暗物質理論與背景輻射圖中漲落的關係,宇宙初始元素豐度的解釋與應用等等,都有很詳細的說明。可以澄清一些之前知其然卻不知所以然的觀念。不過如前面說過的,關於大爆炸與暴漲論以外的,宇宙論前沿的其他理論,譬如弦論、多重宇宙等本書就闕如,關於相對論也解釋不多。僅介紹已有觀測數據支持的大霹靂、暴漲論的可觀測的「天文學」部份。
(關於宇宙論以及關於相對論的討論則可參考《觀念天文學》與Greene寫的的關於超弦理論的書《宇宙的琴弦》以及因偵測到重力波而獲得諾貝爾獎的索恩寫的關於黑洞與相對論的書。)
雖然最後關於地外生命的搜尋本書僅是非常簡略的交代地球生命的演化,然後重覆了我們熟習的德雷克方程與估計。不過倒是提到了其他科普書少提及的,或許是適合發射與偵測文明訊號的「水洞」的20cm左右的波長。(關於地球生命的演化以及存在地外生物甚至智慧生命的可能性的研究,主張地球殊異說的《寂寞的地球》一書有詳細的介紹與討論,及該書主張的修正的德雷克方程)
概括來說,本書的天體演化論的內容部份相當豐富,可以令一般大眾(應該不需要有物理學的基礎)對目前的天文學的,從太陽系到星系的天體演化論有更完整的概念。(搭配有相當多照片的《恆星與行星的誕生》一書來讀會更棒)
書中對太陽系天體的介紹也頗詳細。
但因為此書是譯自2014年的版本,所以近幾年的天文學的幾個重要發現包括偵測到希格斯粒子、偵測到重力波,以及第一張黑洞的照片等事件本書還沒能收入,不過除後者以外這些事件都已有專文或專書的介紹,所以無損這本書的價值。
適合如在下非專業但對天文很有興趣的讀者。(這本敝人是在三民書局買的)
***
《日常生活的能源革命》
據台電2015年調查,住宅與小商家的冷氣有三分之一是年齡九年以上的老舊耗電空調。
仔細看電費帳單,舊冷氣真的電費驚人,所以這幾天我家房間也要換冷氣節能了!
2012首爾推動要在兩年內「減少一座核電廠」節能計劃,最後僅用了一年半就達成目標。
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嚮往的美好生活的權利,並朝目標努力,共勉之。
這本書介紹一些實際的作法,一些公民行動,能源轉型現場,包括企業如何節能並充份循環利用資源,企業譬如宏遠興業織布廠,光將建築朝綠建築方向改善每年就減少排碳4810噸,節省約六千萬成本……然後做廢熱水回收,並將廢媒渣與水泥以適當比例混合製成綠建材環保磚,後來又與合作廠商義務地成立南台灣企業節能巡邏隊,替企業做節能健康檢查服務(台北有台灣節能巡邏隊,由艾普生與企業永續發展協會成立)。
我想到ISS的資源循環的利用,思考自己如果是一個獨立的生態系統,要如何善用自己的資源。
此外,近年台灣的民間引進的B 型企業文化(公司治理、友善環境、員工照顧、社區照顧、客戶影響力等方面做評估),邀請受評鑑的企業也有節能目標,而現在也有專門的提供節能服務的專業公司,替企業評估建立節能計劃,除了空間改造、設備改善,最重要的還是改變使用者的用電習慣,這些對一般住家也適用,台灣的節能空間還很大,前面提到過的1/3老舊空調設備,據台電2015年的調查時只有7%不到的民眾有主動汰換意願,小商家更不到3%。
本書另外還介紹了包括台西村公民電廠等,幾個公民電廠的籌劃與建立過程,也是很好的公民運動的例子。其中提及發起人去德國(德國是非常有民的非核家園與綠能發展相當成功的例子)參訪見習的有趣故事,有一棟公寓的藝術家們就與房東協商租屋頂,裝設太陽能然後成立電力公司開始售電,補貼自己拮据的藝術生活。
話說德國於2018年的綠能發電量已達總電力需求的百分之四十(其中有40%來自公民電廠),在2011福島核災後德國就宣佈2022要全面廢核,然後就大規模發展綠能,雖然電費高,但民仍願意眾支持令人敬佩(在下也願意付高一點的電費支持非核,強迫自己節省、吃清淡一點何妨)。
一開始的偵測PM2.5的空氣盒子網路的公民運動的例子也很具有啟發性。
目前核能只佔台灣總發電量約10%,可是調查卻發現有近半的民眾以為我國主要的電力來源核電,可見對能源相關資訊的宣傳與教育仍非常欠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分享指教 feel free to leave your message
(目前設定為需有google帳戶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