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5日 星期日

《犧牲的體系》、《暗物質與恐龍》(Dark Matter And The Dinosaurs)/ 詩〈套娃〉、〈核果〉



犧牲的體系

非常推薦高橋哲哉《犠牲的體系》。

高橋哲哉於本書中提出犧牲的體系的定義:

「在犧牲的體系中,某(些)人的利益是從犧牲他者(們)的生活(生命、健康丶日常、財產、尊嚴、希望等)之中產生並維持下去的。沒有被犧牲者的犧牲,要求犠牲的那方不可能產生利益,也不可能維持利益。但這個犧牲,通常不是被隱蔽起來,就是作為一個共同體(國家、國民、社會、企業等)的『尊貴之犧牲』而被美化,或正當化。」





很高興看到有人從哲學、宗教、話語、權力的修辭學等方向,論述「犧牲某些人的利益來成就另一些人的利益」這種現象是如何被合理化,這中間透過怎樣的修辭技巧的運作。雖然高橋哲哉是以日本福島、沖繩及靖國問題為例子,但個人認為台灣,也是有同樣的犧牲體系,譬如被利用於儲藏核廢料的蘭嶼,蘭嶼之於台灣本島就是被犧牲的對象。

這些犠牲的體系最後都會被合理化,完全無責任化,利用各種的修辭手段,譬如冠予被犠牲者一種烈士的美名(不管被犧牲者是如何的不願),一切犧牲就被美化了,甚至把它提昇至宗教的層次,譬如天罰論,
高橋哲哉就批評內村把311解釋為的天譴,給犧牲者封上殉道、代替全體國民愚昧之行的贖罪,付予犧牲者烈士之美名,讓一切人禍合理化,脫罪化所有應付的責任。天譴的最大問題是,為什麼是福島的人以及不支持核電的人也被犧牲,而非使用福島原發供電的東京?這當然不是天擇,而是人為的操作,事實上,在國家的尋找核電廠的「建地審查的方針」(參考本書第50頁,相信台灣也有類似的方針)裡,建廠的地點即是已經預想了萬一發生核災時可以被「犠牲」的地點。

或許有人會把核災受害者說成「為國犧牲」,「國家」這名稱非常好用,任何事只要冠以國家之名似乎都可以被正當化。在本書中高橋哲哉引用河上肇關於「日本獨特的國家主義」的論述,河上將這種國家主義抬頭的趨勢看作是日本人「國家教」這種宗教成立的開端,「把為國而生,為國而死當作理想」、「在日本人的眼中腦中心中,最髙貴的除了國家別無他物⋯⋯國家是他們供奉犧牲的唯一神祗⋯⋯對他們來說,擁有最上最高最大權威的就是國家⋯⋯故學者為國犧牲真理,僧侶為國犧牲信仰。」

「國家」經常被掌權者作為戰爭之合理化,被既得利益者拿來作為犧牲他人之合理化的藉口。事實上,在這些人眼中的國家之大我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整體,當有人要被犠牲時,這些要被犧牲的弱勢者就會先被排除在大我之外,同樣的,當改天要犠牲另一群人時,那群人自然也就被切割在大我之外。

這裡牽涉及現代文明的另一個神話-畸形的民主主義,高橋哲哉以日本沖繩為例:「如前所述,沖繩縣民的人口不過占了日本國民總數的1%左右。因此,如果使用民主主義的選舉制度和多數決原理,就算沖繩縣民再怎麼反對美軍基地的過重負擔,只要大和的日本人聲明肯定基地的政治立場,沖繩的聲音馬上就會被埋沒在壓倒性的多數中。」
「戰後,沖繩被歸於美軍的政權下,一九七二年回歸日本後至今仍被迫負擔駐日美軍專用設施約七四%的基本地。這種強迫,事實上與把核電廠硬推給地方鄉鎮的方式相當雷同。」這種多數暴力的心態其實是有意無意地,以對待次等公民的方式來犠牲弱勢者,被犠牲的地方於是也就自然被邊緣化了,這可以稱得上是廣義的「殖民主義」。

犧牲的體系最終要面對一個問題:「是誰來決定犧牲?」

「要是在一般國民、市民中也有人主張這種(犠牲)邏輯,他們會將自己放在哪一邊呢?是被犧牲的那一成?還是受到這種犠牲保護的另外九成?如果是將自己放在那九成中,我們就得問他到底是從哪裡獲得為了自己的倖存而犧牲他者的權利?⋯⋯而面對這些疑問,還有人能正當化自己的回答嗎?」高橋哲哉批評日本前防衞大臣久間章生的將犧牲邏輯正當化的言談時提到。

就個人的看法,台灣也有極相似的犧牲體系,許多人也有類似的犧牲邏輯,不僅限於核電、核廢料問題(贊成用核電的人們,核電廠與核廢料放誰家?),用自欺來假裝問題不存在好讓生活繼續下去,還包括一些計劃徴地,甚至包括自由貿易等等。曾幾何時,人們竟然把犧牲他人來成就自己當作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之事?整天腦子裡想的就是如何犧牲少數人來創造「多數人」的利益或經濟(或是犧牲某些人來成就另一些人的利益),可有可無的物質享受,而自己總是屬於「多數人」這一集合直到自己某天也成為被犧牲的對象。

個人與作者的想法相同,我們有必要把「無犧牲社會」當作一種必須努力實踐的目標,當作是公民必須努力的品格,僅管現實世界仍到處充滿犠牲,但在人為可以改善的地方我們沒有藉口不去努力,就如同高橋哲哉所説的,如果火力發電也是犧牲的系統,那麼我們也要努力把它導向無犧牲的系統。如果我們抱著犧牲不可避免而將錯就錯,那永遠也不會有公義的社會可言。事實上我們的文明、科技發展至今,即是一路抱著這種鴕鳥的心態,故意漠視一切對生態、人類本身的危害,一昧地往前衝到幾乎難以收拾的地步。

本書附録有許多台灣讀者與高橋哲哉的問答,也值得一讀。


*****


暗物質與恐龍



緣起於作者Lisa Randall 與其夥伴馬修的一個論文的研究主題,而這主題的來由又是因為一個偶然的因緣際會,原來Dandall 在參加某次的物理研討會時,學者保羅問她關於暗物質是否與恐龍滅絕有關,因為據說地質學家們從地球的隕石坑找到了周期性,但苦無周期形成的原因。這引起了Randall的興趣,最後成了她的研究論文之一。


本書共分三部份,第一部份先簡單地介紹了大爆炸理論下的宇宙模型與暗物質的關係。
第二部份其實與暗物質無甚關係,一開始先介紹了太陽系的組成,主要專注在近地天體,長短周期彗星的來源,然後談到流星體與隕石坑,正納悶怎麼跟前陣子讀到的藤井旭的《伴星共生》一樣花了這麼多的篇幅在介紹隕石坑(只是這裡級別大許多),此書更深入談論隕石坑的地質特質,第二部倒不太像是一本談論暗物質的書,反而像是討論生態或地質考古的書(原因在書末作者才提到,讀到最後才會知道為何兜了一大圈,其實與作者研究的主題相關),不過這章節RANDALL提到科學家們估計、尋找可能造成恐龍滅絕的隕石坑的過程,相當引人入勝。在多年的尋找後學者們終於在墨西哥一個叫尤卡坦的海岸找到一個直徑約180公里的坑(後來被稱為Chicxulub Puerto 隕石坑),地質學家在研究其岩蕊後鑒定出衝擊石英和衝擊熔化的岩石,證明其形成於撞擊而非火山噴發。地質學家也在撞擊坑附近找到一堆含玻璃的角礫岩,這也是撞擊而非火山噴發形成的證據,後來進一步對岩蕊的氬同位素測定,確定年齡符合恐龍滅絕事件,即白堊紀-古近紀物種滅絕(T-Pg)的6600萬年前,這顆撞擊的隕石估計直徑有10-15公里。(科學家們共辨識出五種大大小小的物種滅絕事件。)

但學者們也承認,大規模的火山爆發也可能造成滅絕事件,也或許是同時或相繼的多種災難共同造成的。

Randall在此章也提到某些科學家的研究,人類正在造成「第六次物種滅絕」的看法。呼籲人類正視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根據估算的物種消亡速率基線,平均每一年就會有一個物種滅絕……如今,物種的滅絕速率大概是這個平均值的幾百倍……在過去的500年裡,哺乳動物滅絕的速率大概是正常值的16倍,在20世紀,這個值被提高了32倍。20世紀,兩棲動物滅亡的速率比過去高了100倍……這些數值和一次滅絕事件的結果相吻合。”

關於人類對自然生態的破壞速度之快,個人幾年來在自宅後的小山與陽明山的觀察甚是明顯,心有戚戚焉。無論是自然或暗空,個人認為低海拔生態正在快速消失中,甚至大多數人尚未察覺。


作者稍後又從天體的速度等方向來討論為何較大的撞擊坑的形成,彗星比小行星更可能造成。以及談到地質學家們從地球的數十個較大的撞擊坑的年齡關係找到一些周期的循環。然憑現在的銀河系模型,其潮汐力與恆星對歐特雲的擾動並不足以造成這樣的周期。這時暗物質終於登場了。


嚴格說來本書第三部才真正開始討論暗物質。


傳統理論的暗物質只在引力上與彼此及普通物質作用而不會有與光子等其他粒子反應(其實用「透明」來形容會比暗更貼切),以及暗能量假設,一起與普通物質組成的、以大爆炸的標準模型理論為基礎建構的∧CDM宇宙模型,在大尺度結構上與過去的觀測數據符合的很好。根據CMB背景輻射測量結果來計算標準模型,在可觀測宇宙中暗物質與普通物質的總能量比約是5:1。


這模型很好的符合我們目前看到的宇宙普通物質的纖維化聚集的大尺度圖像,這個結構由暗物質主導,是暗物質塌縮聚集成那樣的結構而普通物質才能在那樣的基礎上聚集然後演化出我們今日看到的星系、星系團超星系團等。目前主要的暗物質研究、候選粒子有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軸子、非對稱暗物質(由類似普通物質生成的方式產生)等。


但目前的的∧CDM模型在小尺度上與觀測並不怎麼符合,小尺度的不符譬如星系或星系團中心部份的質量分佈,即「核 - 尖峰」問題 (core-cusp problem),實際觀測上星系的質量分佈曲線向中央集中突起的情況比理論模型還要平緩; 消失的衛星星系問題(missing satellite problem);
最緻密、最大質量星系相關觀測與理論不符(too big to fail problem)。


一種解決的方式是修改我們現有的引力方程,不過Randall 根據我們對子彈星系團的天體合併圖像的觀察(普通物質的氣體集中於中央,而暗物質毫無阻礙的穿越在普通物質的兩側造成引力透鏡的米老鼠兩個耳朵的形狀),可以用現有的引力、廣義相對論模型來很好解釋,朝修改引力方程式這方向來進行似乎不是好點子。


RANDALL 提出的理論,也是她的研究(也是本書的主題),稱為“部份相互作用暗物質”(Partially intetacting dark matter, DDDM)假設,即暗物質粒子也許不止一種,其中一種會有除了引力之外的其他力的相互作用。


這樣就會造成暗物質在星系中的分佈情況的改變,暗物質不再只以球暈(現今度理論這個暈的直徑是65萬光年)的分佈包圍我們的銀河,而是會如普通物質般在與銀盤存在的同一平面上另造成由暗物質組成的盤,只不過這個暗物質盤很薄。如此太陽在上下擺盪經過這個雙盤結構時會比單銀盤盤模型有更高的頻率,擾亂歐特雲內彗星使其進入太陽系並撞擊地球的周期也才符合地質學者的研究。


當然前提是這個從數十個大隕石坑找出的周期性必須是真正存在的,而不是因為樣本不足或其他考證問題或在資料探勘的過程造成的錯誤判讀而將隨機的事件誤以為存在規律(就像從過去的漲跌圖形企圖找出市場循環的信號)。關於此點Randall也承認尚無法百分百確定。


*****


〈套娃〉


以石頭打造的
綿延數里的巨大
俄羅斯套娃
沒有人知道
是從那一個時代開始存在
大人們告誡
此古老傳說
偉大的祖先天神
虜獲了可怕的撒旦
將祂封印在最裡面
無人敢靠近
撒旦力大無窮
每幾年套娃便出現裂縫
我們必須造個
更大的套娃來罩住舊的
這世界到處都有撒旦
套娃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大人們説不用擔心
有一天天神會回來
帶我們飛離這個星球


*****


〈核果〉


新到的球員
上場已垃圾時間
來回地奔跑


(311,荒謬的存在,一個事件決定了許多人的餘生,直接或間接的受災,包括從此被迫終生僅是在輻射區廢爐工作中渡日的,還 有於這些家庭中誕生的新生命。你被拋入,你已被決定。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   宋・柳永〈雨霖鈴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分享指教 feel free to leave your message
(目前設定為需有google帳戶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