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8日 星期六

Say goodbye to Mars ;火星大接近(三) 臨去秋波 /物哀

bye bye Mars


正逐漸遠離地球的火星

09/03 PM11:19 (UT+8) ,-2等, 20.4"視直徑, 93.5% illuminated, 距離 6870萬公里
C.L. 312.5°
Tak. Mewlon 210, Pentax XW5 w/ Mars filter(Pink), SONY RX100M3 70mm 120fps AFocal imaging

雖然視直徑比最接近時(24.3")僅短約1/5,但感覺就是小了許多(可與8/8同樣系統拍的比較,皆未裁切)。

*關於我們在地面以望遠鏡所能看到的火星細節皆是反照率特徵,即火星表面地質不同反照率造成的對比,而非地形輪廓。請參考火星的故事 。



09/03 PM10:17 (UT+8) C.L.297.4
稍早,晚上十點左右的火星。使用的是#80A(blue)濾鏡,與另一張使用火星濾鏡的細節有些微的不同,但不知是濾鏡造成的差異或是其他如太陽光照射角度造成的差異,兩張照片相隔約一小時。

調一下顏色。可以和文章開頭的使用火星濾鏡拍的做比較。

約十點多開始有大量雲覆蓋夜空,直到十一點左右才完全散去。

火星濾鏡的效果很好,可惜今晚的大氣較不穩定,且等到雲完全散了火星的位置也偏低了。

短期內應該不會再拍火星,要繼續進行深空的目視了。



月亮即將升起




AM1:30 將沒入大屯山西側的夏季大三角,以及不知誰家(後來得知是淡水緣道觀音廟的千手觀音)的投射燈大光害


近兩個月如果有上來大屯鞍部都會看到這束光(合理的猜測可能每天都看得到),非常誇張亮,從西偏北的方向直接射向天頂,且印象中一直到三、四點快天亮才會熄滅。除了非常浪費能源,且製造光害,破壞台北市僅存的美麗星空,並影響夜間生態(請參考 The 9/11 Tribute in Light Is Helping Us Learn About Bird Migration)以外,恐怕亦會影響飛航安全(這一帶位在繁忙的航線上)。

從方向推測此光束光害應該來自大屯山西偏北側、三芝一帶,網路上亦有其他人從淡水向東方拍到這道光束,所以應可推測來源在三芝附近。(2018/11 後來確認是來自千手觀音)


***


《物哀》


仰望星空時,我經常忍不住發出讚嘆(在心裡或脫口而出),如《物哀》一書談到的,「啊!」的讚嘆。

最近看了一本談論日本「物哀」的美學書,順便把初步的心得記下。

作者大西克禮從語源以及本居宣長的詮釋為基礎開始探討,將「物哀」解析為五個階段,企圖架構出日本自源氏物語以來的「物哀」美學的基礎。就個人的大致理解,作者將物哀分為:

1.「哀」僅作為狹義的哀愁、哀憐等情感解釋。

2.等於「啊!」,涵蓋喜怒哀樂等廣義的感動、讚嘆。

3.知物而感,知其所以感,即本居宣長所說的「知物哀」。作者引宣長的話“對無益的器物,也要看到它認真成就的一面,這就是知物之心,是知物哀的一種……遇到可笑之事、壞事,能看出其不好之處,就是知物之心,就是知物哀。”

4.知物基於一種自然觀、宇宙意識而所感(可能為一種普遍的共感),大西克禮認為在平安時代近似一種悲觀主義(weltschmerz),感於人生如自然、世界的無常的生命情調。這種知物哀有意無意地包涵了移情作用、象徵等審美過程。

大西克禮稱此階段為哀的特殊的美學範疇。

5.第四層次再融合優美的要素,知物哀得以進入第五階段,即完成了它的美學概念。這個階段大西克禮著墨不多,僅提出一些範例,大致上可以看成是從對自然界的「美」的欣賞而產生一種基於宇宙意識、自然觀的感嘆、讚嘆。私以為是能夠連結(感受、萃取)諸多「美」與「宇宙意識的自然觀」的知物之心所發出的「啊!」。


***

〈大接近〉

好美的星球
我們曾經走很近
望向彼此說


PS.

這是焊接的照片,不是深空天體。是早上工作拍下朋友焊接時的紀錄照用來請款 XD


最近添購了反向漸層鏡(之前是用兩片漸層搭配湊合用,見台北市的南十字與船底座大星雲),因為鏡片規格是150*100的所以需要新的框,先在露天買了一個Made in China的,不過因為夾不住玻璃鏡片(會慢慢下滑),所以貼了幾百塊跟老闆退貨改換一個MIT的,雖然貴了一些,但質感好很多且有可鎖緊的鏡片固定簧片設計。


逛光南發現不錯的收納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分享指教 feel free to leave your message
(目前設定為需有google帳戶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