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dated 2021/10/29)
2018 1/15~1/16
這次到巴拉卡公路上拍攝,計畫要拍攝比老人星(鞍部南方樹梢可見的緯度最南天體,約-53度)更南方的南半球星座天體,主要目標是南十字與船底座星雲,事先做了些仰角的評估與模擬,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已確認)。(這個位置的北邊目測約六十度以下皆被山壁擋住。看不到北極星,但使用Astrotracer不必擔心對極軸的問題。)
1/16 AM 1:45 Carinae Nebula visually passing through the sky above Taipei 101 。船底座大星雲 Eta Carinae Nebula (NGC3372, 赤緯 −59° 52′ 04″) 透視視覺上正通過台北101 上空。 (LRGB HDR)
L: CLS+ IR cut ,RGB: red enhancer (K3II+FA31) for night city and landscape
AM 3:00 Carinae Nebula transits 船底座大星雲正通過中天。木星已經高掛在七星山(左)的山頭之上,南十字才剛從雪山山脈露出一半的臉來。
K3II FA31, Kenko red enhancer No.1, stacked Graduated ND filter
ISO1600 F5.6 15sec, 4 frames stitched 180° panorama
I was standing at the 巴拉卡 highway which runs through the mountain 大屯, the Jupiter was already above 七星山(左),and 南十字 (Crux) was just rising from the 雪山山脈(south of Taipei),the col in front of me is a landslide dam called 竹子湖, ahead of it is 紗帽山, following the line of sight then you can see the 101 building towering at Taipei , this city, was still busy and noisy.
AM 3:45 Crux was rising above 雪山 range。南十字完全升起。 (AM5:00 左右,南十字過中天)
因為低空有一層雲(霾?),所以今晨南十字最南方的成員Acrux 在過了101之後才得以看見。前一晚天氣雖不佳但低空的狀況較好,所以可以看到南十字剛從雪山山脈升起的時刻,正好在101上方。(圖中右方有船底座星雲,在疊圖後會較清晰)
深夜的天空暗度相當好,以SQM測量天頂有20.12左右,南方台北市的正上空(仰角約20度)約在18.5左右,若在鞍部因為有樹林遮避會更暗些,以這樣的二十夜而言鞍部南方仰角20度左右應會有19.2以上,鞍部東北方最暗時則可能到達20.4。
船底座大星雲穿越。(每秒2幀,每幀三十秒astrotracer曝光)
以FA31拍攝的照片中取約180張簡單製作一段南十字升起的縮時,每秒設為9幀。影片中可以看見低空的雲(靄?)的流動。
原來另有攜帶 SONY RX100M3 可用來拍縮時,不過到現場臨時找不到電池也沒有帶它的USB線,囧,儘管這次有充足計劃準備,果然百密也有一疏,不過還好今夜它不是主角。
******
Am 12:46 老人星西斜。現在位於正南方的是船底座與船帆座,船底座大星雲正剛升上地平。
AM3:45
今晚是充滿南半球風味的星夜。
AM 1:45 Carinae Nebula visually passing through the sky above Tapei 10
K5(mod.)+ FA77 , 30sec x50 DSS stacked (total 25min) for Eta Nebula
這次負責星雲的部分以 K5(full spectrum mod. ,全光譜改機) +FA77 與 O-GPS1 來拍攝。
為了盡量減少旁邊的雜光影響,用黑色卡紙克難地做了一個長約20公分的遮光罩。
ISO1600 F2.5 ~ F3.2
O-GPS1 astrotracer 30秒追蹤 加 黑卡調整曝光。因為城市與天空的反差很大,城市的曝光大約只需一至兩秒而已(地景部份曝太久也會在天空映出明顯耀光,主要來自竹子湖公路上的高壓鈉燈,所以必須要控制好曝光。不然就必需犧牲避掉公路的部份,或者需要在軟體中修除耀光。),每一張都用黑卡調整城市部分的曝光,其實也可以不必這麼堅持,不用每張都如此拍,因為對天體疊圖時地景一定會糊掉,疊完圖地景都要再疊回去,所以若是偷懶,可以僅在特定的穿越時刻再連地景一起保留,其實時刻可以直接遮住地景部分即可。不過因為第一次拍攝船底座與台北市,且這次拍完後接下來會回到基地繼續觀測,所以有好一陣子應該不會再下到巴拉卡來拍,所以這次就想完整的紀錄下來,所以每一張都有連地景一起拍下。也因此有時會失手,所以多拍幾張保險,共曝了一百多張。
K5(full spectrum mod.), FA77 , IR cut + CLS filter
ISO1600 F2.5
O-GPS1 astrotracer 30sec w/ black card
取 50張疊圖,共曝光 25分鐘,分別對不同時間點的基準疊圖。 (疊圖後原始檔)
K5(full spectrum mod.), FA77 , IR cut + CLS filter
ISO1600 F2.5
O-GPS1 astrotracer w/ black card
30sec x50 stacked (DSS kappa-sigma) total 25min
使用FlatAidePro 平場處理
AM 3:45 Crux and Carinae Nebula , two frames stitched 。南十字星與船底座星雲,FA77,兩張拼接
星雲加強版本
4:39 南十字過中天 , Crux transit, astrotracer 30sec x3
平場處理(使用後製漸層平場檔)
南十字過中天時船底座星雲尚未沉入山後。
AM5:00 左右,南十字以及霾中的台北市 15s x8
使用製作縮時的檔案來疊製的平場檔:
flat (180 frames stacked),利用疊星軌的程式(我使用StarStaX)來疊合,使用平均法(Average),是對齊地景疊圖(如果拍攝中曾移動腳架、雲台,那麼要先將原始檔自行先對齊才能丟到軟體中疊。StarStax並無對齊功能,可利用photoshop的自動對齊圖層方法,雖然比較麻煩。所以拍攝時還是不要移動比較好,專機專用,這樣直接丟進軟體疊有效率多了。)。軟體請參考download link。
這個平場檔在進入photoshop中使用時還需調整一下。
經過調整後就得到一幅彷彿杉本博司的「海」XD (這個曝光度需要實際在photoshop中做平場時一邊調整得到。),這是最終使用的平場檔。
南十字以及霾中的台北市。經過平場處理。
減光鏡使用三片堆疊,調整出比較符合我需求的減光。主要因城市與乾淨的星空亮度反差相當大,又因為南十字的高度相當接近天際線邊緣,所以漸層必須比一般的漸進還有劇烈才可。以減掉城市的燈光為目的,在過了天際線,也就是有薄雲的那一層之後必須快速變亮不然鄰近的天空也會一併減掉太多而降低效率。
(02/8 註:我發現一種 REV GND 反向漸層鏡應該可以拿來用在這裡。)
使用調整後的漸層減光一次拍攝,效果還不錯。但尚沒有辦法像黑卡控制一樣可以曝那麼久。單張以F5.6 15秒固定攝影曝光。
這次過程大致上都有符合事先的模擬與準備。
破曉,我喜歡看日出照耀下的雪山山脈。
雲海已經淹沒城市,猶有一些山嵐沿著七星山與大屯山之間的縫隙飄了進來,這是這裡清晨常會見到的景觀。
一夜的計劃算是圓滿達成,下星期可以搬師回基地繼續觀測了。
(2019 updated 重新處理地景)
landscape - A*85/1.4 @F8
***
a little surreal 一點超現實
AM3:45 + AM6:20
非真實的景象。使用同樣的設備,分別在同一日的凌晨 3:45 曝光台北市夜景與南十字、船底座星雲以及 6:20 (曙光已結束) 曝光的朝霞中的雪山山脈,將兩者疊合後的景象。從此合成影像可看出雪山山脈的高度以及它與南十字、船底座星雲的比例。
補
1/15
今日使用K5+A50 以及 K3II+FA31 兩組拍攝。雖然天氣不佳,但台北市南方雪山山脈的上方低空有一個範圍是乾淨的,所以仍可拍到南十字與船底座。
順便確認了3D列印來給410, 405 微動齒輪雲台用的大旋鈕相當省力好用。
在巴拉卡公路上所見的老人星,離地平線還很高。
船底座星雲(右)與尚未完全升起的南十字座(左)
PS.
鞍部旁的狗狗公寓已經被拆除,所有狗(看新聞據說有百來隻)都被暫時移置到收容所。因為是公有地,屋主敗訴,被陽管處收回。最近去鞍部時已經看不到昔日熟悉的狗了(只剩一兩隻野狗)。
優點是東邊低空的暗度應該會再降一些。
希望這裡將來不要有新的建設。
利用市售的相機鏡頭用橡膠可伸縮遮光罩裁剪來製造加長版的目鏡遮罩,Pentax目鏡的原遮罩繼續使用,只是把旁邊會有雜光可能進來的地方都遮住,相當好用。一般的目鏡都使用49mm 規格的遮光罩即可,XL Zoom則使用55mm規格的剛好。
雖然我有時觀測時也會使用一塊黑布(包相機的拿來用)照著頭,不過用布遮有時會有點不方便。
另外一個主要目的是要收來做AFocal(準直法)攝影,準直法攝影除了拍鳥與拍行星可用外,亦希望將來在使用Mewlon 210觀測時能夠偶而用它來接上目鏡拍攝紀錄。
這是我往常使用了一段時日的準直接法,使用快扣接環拆裝對齊都很方便。
另外使用CPL框為STC威廉老闆給我的Light 濾鏡(未上市,沒有名稱,我姑且如此稱之)樣本製作了濾鏡框,因為我只有一小片,只能裝在SONY上面測試。
初步測試下Light 過濾的光害的效果明顯,保留了很好的飽和度的黃色與綠色,從陽明山公路的路燈可以很明顯察覺(圖未在此中),高壓鈉燈的橘色被過濾掉不少幾乎像是低壓鈉燈(黃色),LED的綠色被旁邊的樹林、梯田很好的保留住。這僅是粗略的印象。
第二張貼紙印好了,這次加了一點橘色,印出來效果便差不多剛好是我要的顏色(上一次稍微暗了點)。
開始畫第三張。
Carinae Nebula 近拍 (使用 iTelescope SSO T13 -Tak. Sky90, 彩色CCD 曝光300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分享指教 feel free to leave your message
(目前設定為需有google帳戶才能留言)